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历史起源(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调研报告)

稻渔综合种- 2023-03-02 00:13:58

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历史起源(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调研报告)
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历史起源是在我国湖北黄冈的历史形成,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和目前世界各国的先进的养殖技术相结合,首先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朱家村成功突破了“稻鳅蛙”这一专利,又突破了泥鳅养殖技术。经过长达十年的实践,长江中上游地区朱家村取得了相似的效益。
稻鳅蛙养殖模式特点稻鳅蛙体型较大,生长速度快,鱼嘴较大,生长周期短,可以作为鱼塘、湖泊的生态放养,而且稻鳅蛙的繁殖能力强,在稻田中一年能繁殖四次鱼苗,一年能产五次鱼卵。稻鳅蛙喜欢栖息在淡水中,常常用肺部呼吸,而泥鳅具有喜阴怕光的特性,所以无论是在稻田、小河、小河、沟渠或是鱼塘等各种环境都能适应,且存活率较高,只要有水草,在水中活动的,长势较好的,基本都能存活。不过,水稻的产量相对比较低,养殖技术、饲料也有一定的欠缺。
稻鳅蛙和稻鳅蛙养殖前景
稻鳅蛙是水产养殖中比较热门的一个项目,那么现在稻鳅蛙的养殖前景怎么样呢?
因为稻鳅蛙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,一般来说,它在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,就能上市售卖了,而且此时它的体型比较大,而且肉质鲜美,其食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。
从市场价格上来看,稻鳅蛙还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,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稻鳅蛙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的,它的食性也是比较杂的,以泥鳅为主,可以适量的投喂米糠、麦麸、豆饼、鱼粉、骨粉、豆腐渣等饲料,如果是给其投喂蝇蛆等昆虫,还可以适当的投喂一些蚯蚓、蚕蛹等。
因此,这样,在市场上,价格是比较高的。当然,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,由于养殖技术的原因,稻田养殖稻鳅蛙的投资小,利润高,所以前景还是不错的。
稻鳅蛙养殖技术
一、稻鳅蛙的养殖技术
1、选址:养殖田平、排水方便、背风向阳、远离村庄、四周有水源、交通便利、田埂高。
2、池塘消毒:水稻插秧前3~5天,每亩用75%的敌百虫1公斤浸水30公斤消毒,消毒液兑水均匀喷施,清除池底残饵和死鱼。
  • 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www.8889995555.com/u2MQcbL64U.html
上一篇:泥鳅什么品种养殖最好的鱼(泥鳅养殖用什么药)
下一篇:感动是一种养分700(感动是一种养分扩写)
相关文章

超级链接

返回顶部小火箭